楞严经要义71:一個人成功之道是「制心一处」,你要專心的做一件事情要做好
楞严经要义71
楞严经要义71: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153面
壬二、普賢观耳識。
我們一個凡夫众生,当我們在受了菩薩戒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緣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而发起的断惡修善度众生的愿力,這時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善种子,我們叫作「菩提心」。這就是整個成佛之道的根本,但我們剛開始发的菩提心,基本上我們叫作「世俗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基本上它有二种過失:第一個、它是一种不堅固性的,它會隨因緣而变化的;第二、它沒有广大性,我們有些人是緣众生的苦,有些人是緣聖教衰。所以你当初的菩提心,是緣一個单一的境而发的,所以当時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广大的。
所以我們发了菩提心以后,接下來要緊的工作,就是你必須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把它提升到一种胜义菩提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戒定慧的修学,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它的生起是緣一种世俗諦的因緣而生起的,依本经來說就是根塵識,你依止你当時的一种六根,去攀緣一种六塵,可能是緣三宝的境,也可能是緣众生的境。根境的和合,产生一种了別的心識,這個心識它是從根境的和合产生,這個境是变化的。你看你十年前发了菩提心,你緣当時的境跟現在的境不同,所以你這個菩提心也就跟著变化。所以我們必須要依止不生滅心,就是你必須要破除虛妄的相狀,開显真如的本性,「破妄显真」。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它是不會变化的,因為它是離開了根塵識,它是在一种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識乃至无意識界的情況之下发起菩提心;也就是說,它是在一种“无住”的情狀之下而发菩提心,它完全是從內心发出來,它不必從外在的因緣刺激。他這种依不生滅心所发的菩提心特別的堅固,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刺激,遇順境的誘惑,他那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永远不退转。因為他剛開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处所就是不生滅心。第二、這個菩提心特別的广大,它是時空无盡的。你看有些人的善根,他從出生以來他這個菩提心就很強。同樣受了菩薩戒,有些人今生的菩提心就幾乎完全退失掉,有些人的菩提心他從小就很堅固,因為他剛開始栽培那個菩提心就特別的堅固,他依止不生滅心的話,這個《首楞严王》的堅固性,不會死亡的因素而破壞,它那個善根是不可破壞的善根。
所以我們在修本经的時候要知道《楞严经》的角色,就是把我們的菩提心,把世俗的菩提心转成一种胜义菩提心。沒有錯,我們发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堅固?是不是很广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么而发?以何為住?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毕竟是所有菩薩道的根本。《华严经》說,你要忘失了菩提心,你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楞严经》的整個特色,就是把我們的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当然《法华经》的時候,就把這胜义菩提心再发起广大的波罗蜜,而成就万德莊严。本经強調以不生滅心,來安住我們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來修学空假中三观,來成就諸菩薩的万行,最后圓滿菩提。
壬二、普賢观耳識
這一段是普賢菩薩观耳識,能观的智是空假中三观,所观的境是耳識;這個“耳識”就是見聞嗅嘗觉知的“聞”,听聞的功能。這就是依止能观的智去观察所观的境,破除耳識中的六結,而開显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這一段主要的意思就是說,十方諸佛都會教導他們的弟子当中已经成就大乘善根的人來修学普賢之德,向普賢菩薩学习他的德行。普賢之德是什么呢?簡单的讲就是一种時空无盡的功德。普賢菩薩所修的整個十大愿王,都是「众生界盡,众生业盡,众生煩惱盡,我此十大愿,終无有窮盡;念念相续无有間断,身語意业无有疲厭。」也就是說普賢之德,他的整個功德是依止不生滅心而发起的,「称性起修」,所以他的功德是一种時空无盡的功德,依止這樣時空无盡的功德修习普賢之德,能夠使令我們快速的成佛。在《华严经》上說,一個菩薩能夠俱足菩賢之德,就能夠急速的成佛。
普護行人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众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這一段蕅益大師的意思,是屬於一個菩薩果地的妙用,他成就以后一种利他的妙用。普賢菩薩說:我用「心聞」,這個地方的“心”已经不是我們一般的意識分別心,我們一般人是用耳識來听聞,由耳根去接触声塵的時候,产生一种生滅变化的耳識;這個耳識它是從根塵的接触而起的,所以會受到根塵的障碍。普賢菩薩是把根塵識的假相破壞了,我們讲「破妄显真」,他把這假相破壞以后,開显出一种众生本俱,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這是我們一般說的「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他就是依止不生滅的一念心性來听聞。他听聞什么東西呢?分別众生所有知見,他依止他的一念心性生起假观,來分別一切众生的內心当中的一种,善惡邪正的种种的思想,跟众生种种差別的愿望,他就專門在听聞這件事情。
為什么呢?因為在他方的恆河沙世界之外,假設有一個众生……他听聞的地方很广,我們說過,我們如果依止耳識,那你這個听聞是有限量,因為你一定经過根塵的碰撞才有識出來。但是普賢菩薩的听聞,他是依止那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所以你看他听聞的範圍是什么呢?「恆河沙世界之外」。你看我們從這個地方到極乐世界才十万億佛土,他這個是恆河沙的佛土,這当中有任何一個众生,他心中能夠发明普賢之行,他能夠真实的了達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称性起修十大愿王,這時「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
“爾時”指的是众生的心跟菩賢菩薩的心相应的時候感应道交,普賢菩薩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分身百千也不一定說是百千,而是說只要有一個众生,就分身一处,乃至有百千众生就分身百千处,到這個修行人的处所当中,到他的佛堂去,縱然這個人的业障深重,不能見到普賢菩薩的現前,但是普賢菩薩实際上一定會到達。到達以后在暗中來摩頂、來加持這修行者,使令他災障消除乃至於擁護安慰;“擁護安慰”是指他远離一切的鬼神障,使令他所修的菩賢之德能夠圓滿成就。也就是說,你能夠依止普賢之德來修学,就能夠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擁護、安慰,這樣的一种破除障碍的加持力。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发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圓通的法門,我說到我最初的因地,是依止一念心性,來听聞十方世界,來分別众生种种的知見,而成就一种自在的功德,這個是斯為第一。」這個地方我們值得一說的就是:所有的菩薩大概你要行菩薩道,你就要成就一种功德就是「分別众生,所有知見」。我們剛開始在成就自利的時候,我們的所观境都是观察自己的五蘊身心世界,它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大概你的心的活动範圍都是自己的身心世界。当然剛開始這樣子是可以理解,因為你必須要去調伏你对五蘊的執取。但是菩薩道就不同,你開始要去注意众生世界,你了解众生在想什么,你要開始去分別众生的所有知見。
你看我們最近有一個大企家王永庆先生往生,很多人懷念它的功德。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一個人說,王永庆先生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他身為一個企业家,比方說,他跟人家做買賣,人家跟他訂一個产品,当時的定價是一百塊,結果三個月交貨的時候,這产品降到八十塊,王永庆先生等於佔了二十塊的價差,王先生他一定把二十塊的價差如數的还你,他不佔你這個便宜;当時是一百塊,現在变八十塊,他还是把二十塊还給你。也就是說,王永庆先生他那明了的心,會站在众生的角度來思惟事情,分別众生所有知見。我們一般人是完全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看世界,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的功德會很狹隘就是這樣子!
就如懺公師父說的,我們一定要「学吃虧」,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來思惟事情。我們開始要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变,否則你菩薩道沒辦法做。你要試著去自他交換,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他需要什么,而不是我需要什么,他需要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我們盡量滿足众生的愿望,分別众生所有知見,依止這個出发點來行菩薩道,這就是我們在十大愿王裡面的「恆順众生」。当然現在諸位还不可能有這樣的功德,但是总有一天你會達到這樣的意境,分別众生所有知見,來做众生的种种加持。
壬三、艷喜观鼻識。
他能观的智还是空假中三观,但所观境是鼻根接触香塵的時候,产生嗅的功能。
出家心散
孫陀罗难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动,未獲无漏。
孫陀罗难陀名称的由來,“孫陀罗”是他的妻子的名称,叫作「豔」。他的妻子長得非常莊严美麗。“难陀”叫作「喜」,因為他內心当中对他的太太有很強烈的欢喜心,叫作「豔喜」,他是佛陀的親弟弟。這時候他就起立,白告佛陀說:「最初出家的時候是從佛入道,孫陀罗难陀他一開始不是听聞佛法,是由他哥哥特別的攝受而出家修道的。出家以后他可以說是持戒清淨,俱足威儀,但是对於禪定的法門,他在修习止观的時候,心常散动。经常保持扰亂的狀態不能止靜下來,所以缺乏禪定以及缺乏无漏的我空的智慧。所以他等於是一直处在一种凡夫的狀態,只有戒的功德,沒有定慧的功德,這是他剛出家的狀態。
依鼻悟證
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諦观,经三七日。見鼻中氣初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虛淨,猶如瑠璃,煙相漸消,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漢,世尊記我当得菩提。
佛陀是观机逗教,观察难陀尊者的特性是屬於散亂种性的,所以他就教導难陀尊者还有跟难陀尊者同樣個性的拘絺罗,拘絺罗是舍利弗的母舅,他們二個的特性都是散亂。佛陀就告訴他們說:二個你們要修行,下手处「观鼻端白」,你們一靜坐的時候,你們不要去观外境,也不要管內心的波动,你就注意一件事情,注意你鼻子鼻端的地方白色的那個相狀。
這個地方是說明他整個修学過程,說:我最初在諦观的三七日中,就注意自己鼻子当中的氣息的出跟入;知道鼻子氣息出去了又进來了,又出去又进來。因為整個心都注意這鼻端的出入息,慢慢慢慢的這氣息就产生一种「煙相」;“煙相”就是他的氣习已经变成綿綿密密比較微細了。這表示他的心靜下來了,所以「身心內明」。這個地方古德解释是禪定現前。這時候他內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禪定的功德,禪定产生光明相,所以「圓洞世界,徧成虛淨,猶如瑠璃」因為禪定的開发,他那了別的功能就广大了,看到整個世界变成了虛明清淨,好像瑠璃一般;瑠璃是向內分明,因為他的心向內安住了,所以他观察外境的時候沒有波动相,感到這世界是非常的清澈透明。
「煙相漸消,鼻息成白」
這時他用禪定继续去观鼻端的時候,這個煙相也就消失掉了,所有动態的相狀都消失掉,就只是在鼻端出現一种光明的相狀,類似白色的一种光明相狀。你看他一開始呼吸还是一种动態,從动態当中变成一种微細的煙相,一縷的輕煙,到最后連煙相也消失掉,只看到鼻端完全是一种白色的光明,這個禪定成就。接下來「心開漏盡」,這個地方就開启了我空的智慧,他可以知道他的出入息当中,就思惟到无常的道理,從无常当中而发明沒有我的真理。這時一切的出习入息都化成一种光明之相,而且內心能夠照了十方世界,而成就阿罗漢果。這時世尊給他受記說他当來必定成就无上菩提。這個地方古德的註解說是在般若會上給他受記。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圓通法門,我最初的下手方便,是以調和出入息來消除心中的扰动,慢慢慢慢出入息的扰动消失了,发明心中的智慧,依止心中光明的智慧,來滅除心中的見思煩惱,這是思惟第一。」孫陀罗难陀修习止观,在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是有提到。蕅益大師他引用豔喜,是「愚痴特迦,散亂豔喜,大事已辦」。他說:一個修行人,不管你這個人心多散亂,也不管你业障多重。他說:一個人會成就不會成就,跟你的善根是不是強弱並沒有特別关系,跟你是不是散亂也沒有特別关系。他說:一個人成功之道,只有四個字:「制心一处」。你要專心的做一件事情,剛開始你做一件事情,你要做好。我們修行很怕今天持大悲咒,明天持往生咒,后天持什么咒…然后今天持观世音菩薩,明天念阿彌陀佛…不能夠一門深入,你修了十年你的心还是散散亂亂。雖然說法門无量誓愿学,但是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你一個最適合的門,「一門深入」。蕅益大師說:「譬如掘井,深鑿自得」。掘井你不可能這邊挖一點,這邊挖一點,那邊挖一點…,你一輩子挖不到水,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往一個地方挖下去,你肯定挖得到水。所以你看,孫陀罗难陀他一出家的時候,他整天思念他的太太,心那么散亂,他都能夠成功。因為他把心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续安住」,果然一門深入,最后把他整個身心世界得到突破。
「方便有多門」問題就是說,初学階段,諸位要注意一件事情,初学者你要成功,一定要專心的做一件事情,專心做一件事情,你一定可以成功。你做十件事情,你十件事情全部失敗,這個地方是很重要,「制心一处」這一點是成功之道。
壬四、滿慈观舌識。
善說妙法
富樓那彌多罗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无碍,宣說苦空,深達实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众中微妙開示,得无所畏。
“富樓那”是滿慈子父親的名称,叫做「滿」,他是淨飯王的宰相;“彌多罗尼”是他母親的名称,叫「慈」;合起來等於是依止父母的名称而安立,叫「滿慈子」。他頂禮佛足,白告佛陀說:「我曠劫來辯才无碍;滿慈子他多生多劫的特色,就是辯才无碍。這個地方古德的註解說:他成就四无碍的辯才:第一、法无碍,他对整個世出世間法的名相都一一的通達;第二、义无碍,他对整個諸法义理的淺深差別,都能夠一一的通達无碍;第三、辭无碍,他能夠以一言含攝无邊的妙义,用簡单的言辭表達无邊的妙义;第四、乐說无碍,隨众生的好乐而善巧的說法,內心无所疲厭。這是他過去生,所成就的善根。
他在演說妙法的時候有二种情況:他如果对小乘根机的人,就宣說苦空;对小乘根机的人他就先讲苦諦,從苦諦切入。所以小乘法的特色,他是從苦諦。智者大師說:小乘法是從苦集滅道,的苦諦入手,他先观无常。无常就是苦的相狀,身心世界无常所以都无安穩性,「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小乘根性他切入真理的我空真理,是從无常切入。
大乘菩薩是深達实相,大乘菩薩四諦的观法是先观滅諦,观一切法本自不生,從无生的真理切入。如果你特別喜欢无常,那你就是有一點小乘根机。当然這沒有对錯,是看你的根机。有些人直接观一切法本自无生,從无生当中切入实相「中道实相」。這也是說明他的应机說法,如是乃至他能夠去攝持恆河沙如來的秘密法門;“秘密法門”是說佛陀很少公開宣說的,是針对特別根机的人,來宣說的圓頓法門。比方說,本经所宣說「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這個法門,這就是秘密法門。我都能夠在大众当中,依止微妙的言詞加以開示而无所障碍。這地方讲到,滿慈子尊者過去的善根,他能夠辯才无碍。
依教證果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声輪教我发揚。我於佛前助佛转輪,因師子吼成阿罗漢,世尊印我說法无上。
前面是讲到尊者過去生的因緣,這一段是讲到今生的修学過程。世尊当然是有广大的慈悲跟智慧,他知道我宿世的善根当中,俱足四无碍的辯才,所以就因勢利導,教我以音声來转法輪,來教化佛陀的义理。我在佛前助佛转輪,這個“佛前”是指般若會上。在般若會上,滿慈子尊者奉佛的慈命來開显般若的法門,因為獅子吼的关系;“獅子吼”就是他在宣揚妙法的時候,能夠破除邪魔外道,就好像獅子一吼百獸皆伏。而成阿罗漢,世尊親自印證我是說法无上。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滅諸漏,斯為第一。」
現在老人家問我圓通法門,我在因地上是依止法音宣流,來降伏內外的魔怨,消除三界的煩惱,斯為第一。」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尊者,每一個菩薩修学都有他的一個方便門。我們說:「開方便門,示真实相」,你要进入不生不滅的本性,一定要找到一個方便門。滿慈子的方便門就是宣揚佛法。你宣揚佛法,你自己也降伏自己的魔怨,也降伏众生的魔怨,降伏內外的魔怨。古人說:我們宣揚佛法,听聞佛法有什么好处呢?有潛移默化之功。
什么叫「潛移默化」呢?上慧下天長老,讲一個譬喻讲得非常好,他說:「听聞佛法,譬如草裡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日日在長。」草中的冬瓜你每天去看,感觉不出它在大,但是它每天在長、每天在長。也就是說:我們不断用佛法的名言來熏习我們,我們的思想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变化,就「转識成智」,從意識分別心,慢慢的转成一种智慧的观照,改变我們的思想。我讲实在話,你的生命是由你的思想主導的,說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很多人不知道一切唯心,那心有五十一個心所,到底是根據誰?就是徧习裡面那個思想,你有什么思想,大概你的生命就什么方向。
你看古人跟你讲幾句話,他就知道你未來是怎么樣的前途,因為你的話裡面就滲漏出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影響你的愿望,你的愿望又影響你的行动;由观照力,产生誓愿力,由誓愿力产生行动力,最后影響你的結果。比方〔淨土法門〕來說,很多人,〔淨土法門〕他很重視念佛。其实我讲实在話,念佛跟往生沒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念佛他是一种善业力,一种无量光,无量壽強大的資糧力,他是一個功德法聚,但是不表示往生。往生是一种愿望,你心中愿意厭離娑婆,忻求極乐,那是一种思想的改变,才能夠感应道交的。『佛號』本身是沒有方向性,一定要你的信愿來引導這個佛號,才能夠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你看《阿彌陀经》它一定是到“愿”的時候,「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彼国土。」所以往生不往生,那是你的思想問題,你往生以后品位的高低,看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你要把善业力跟正念力分清楚,往生不往生是正念決定的,但是品位高低卻由善业力來主導。当然我們听聞佛法,就是開啟智慧,转变思想,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壬五、波離观身識
優婆離尊者是观察我們色身的了別“觉了”功能,而破除六結來開显我們現前一念心性,而成就无傷法忍。
親見成佛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观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優婆離翻成中文叫「上首」,因為他出家以后是严持戒律,在僧团当中是為众中的綱紀,叫「上首」。這時他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是親自隨從佛陀踰城;“踰城”是指超越,越過了城池而出家修道。尊者在家的時候,他是做太子(佛陀)的侍者,所以太子出家他也跟著太子踰城出家。释迦太子出家以后,我們一般的說法是這樣:須達太子是十九歲出家,经過十一年的修学,他是三十歲成道。從他出家到成道這十一年当中,我們一般是分二部分,前面的六年叫苦行外道,他依止的是苦行外道,他到了苦行林,修六年的苦行,他觉得苦行不是成道主要的因素,這時候放棄了苦行,然后修学了五年的禪定,就跟冥想外道修五年的禪定,通達了四禪八定。最后在菩提樹下,他觉得禪定也不是成就聖道的主要因素,后來在菩提樹下观察因緣而悟道。
所以說,優波離尊者他跟須達太子出家以后,是先到苦行林,他親自跟隨佛陀有六年的苦行。在经典上說:释迦太子在六年当中每天是日食一麻,而且要成道之前他还看到如來親自的降伏諸魔(主要是降伏天魔波旬)。释迦太子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观緣起的時候,即將成道的時候,這時魔王派他的魔女,用种种的誘惑來干扰太子,魔王再親自率領魔軍,以种种的逼迫來威脅太子。結果释迦太子入「慈心三昧」把他們調伏,調伏以后成就聖道,就到過去的苦行林,去度化他們這些外道,這時解脫世間种种的貪欲諸漏。這地方「解脫」的意思就是說:世間的五欲為什么叫解脫?五欲本身是无自性的,你愛著它五欲变成繫縛,但是你心中能夠不貪著,五欲对你來說就是解脫。這個地方讲到優波離尊者出家的因緣。
持戒得果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万微細,性业遮业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罗漢。我是如來众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為上。
修学過程:尊者出家以后他修学的特色,是秉承佛陀的广教戒法,二百五十條戒乃至三千威儀八万細行,整個性业這遮业都持得可以說是皎如冰霜,絲毫不犯。他剛開始是以戒法來攝受自己的身口二业,使令自己諸惡莫作,众善奉行。接著「身心寂然」;這地方讲到他的止观,用无常无我的空观來調伏心中的煩惱,而成就阿罗漢。這是讲他的戒定慧。尊者在整個僧团当中特色是,我是如來僧团众中綱紀;“众中綱紀”是說,因為尊者在整個僧团当中定位是審查持犯,处断輕重。在僧团当中比丘是不是有毀犯的情況,是犯輕犯重,是由優波離尊者來作審查,來作处断。如來親印我這一念清淨心,因為持戒來修身,以止观來調心,众推為上,以持戒來当作最為尊上。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法門,我以戒法來攝受我的身口,使令身口在整個五欲六塵的境界裡面,能夠无所違犯而得自在;再用止观的法門,來調伏內心,使令內心能夠通達无碍。所以身心世界一切通利;“一切通利”就是远離一切的過失,思惟第一。」
前面的滿慈子他是說法,以說法來悟入真如本性,優波離他是持戒,持戒有二种功德:一、從自利的角度是断有漏业。我們來到三界是有它的业力的,但是這個业力到底是什么,沒有人知道。只有佛陀知道什么是該做,什么是不該做。你看外道他就不知道什么是有漏业,你看他持五欲的苦行,持牛戒、持狗戒…用种种身体的痛苦,這個跟了生死完全沒有任何关系。所以只有佛陀出世以后才告訴我們,什么是痛苦的因,什么是生死的因,這個是透過持戒來断有漏因。二、持戒能夠使令正法久住。僧团能夠如法的持戒,整個居士們就有很大的恭敬心,对整個三宝的住世,有它一定的功德。所以也能夠因為持戒的关系,而能夠悟入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楞严经要义53: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不是用受用的角度
楞严经要义54: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
楞严经要义55:凡事盡心盡力,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业力
楞严经要义56: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
楞严经要义57:快乐和痛苦都是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未來造什么业也是想像力決定
楞严经要义58: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
楞严经要义59:煩惱是在六根活动是相通的,你只要对治一根的煩惱就好
楞严经要义60: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一門深入,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楞严经要义61:修行人的六根不能夠由六塵啟动,要由自己的智慧的观照啟动
楞严经要义62:你一定要爭千秋,不爭一時;你喜欢爭一時就沒辦法修楞严经
楞严经要义63:要能夠产生離開生死,那你要把所有想像完全破壞,不思善不思惡
楞严经要义64:修楞严三昧時不要去管对錯。知道這是业力显現的就可以了
楞严经要义65:修行人越修到最后個性會越接近,而世間人越攀緣差別越大
楞严经要义66:生死是因为我們一念的攀緣心給变現出來、想像出來的
楞严经要义68:你沒有那個福報,這藥你吃下去对你沒有用,藥本身沒有实体
楞严经要义69:世間上沒有利根跟鈍根的差別,你觉得你鈍根是你那個門还沒有找到
楞严经要义70:佛陀对心有時採取否定有時是肯定,大乘佛法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